那时和现在的互联网社区团购一样,前期通过资本的运作,大量补贴烧钱,利用人性的弱点:贪小便宜,养成消费者线上购买的习惯,让年轻的消费者越来越懒,最后离不开线上购买的消费习惯。
1毛钱,0.99元的价格根本就不是线下菜市场里小商小贩们能够出的价,只有阿里、腾讯、美团、拼多多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们才能够通过烧钱换市场出的低价。
先烧钱,谁先熬不住,谁就退出了市场,把竞争对手烧死后,便垄断市场,然后通过大数据测算,这片区域市场什么蔬菜、水果卖的多,然后直接去原产地压最低价格采购,一个区域每天的营业额现金流打包成金融产品,最后上市收大钱。
现在我们可以看到,滴滴打车价格越来越贵,消费者点外卖的价格越来越贵,餐饮店赚的越来越少,平台利润越来越高,从亏损百亿到盈利百亿顷刻之间便可完成。
平台垄断后,两头赚两头吃,只是现在吃到了你家小区楼下。
我很佩服那些还在为巨头们洗地的人,还在为巨头们呐喊,说什么“新业态”“新零售”"新变革”“产业升级”“互联网创新”……
嗬,说这些话的人,麻烦你动动脑子,打开新华字典,好好查一查:创新到底是什么意思?
互联网巨头们的社区团购,有改变农产品的利润结构吗?有集约化生产?还是有种植技术大改良?
都没有,说白了,就是利用信息流,利用代码实现网上下单而已,根本就没什么创新,只不过是互联网巨头们奔着小区居民为一日三餐支出的现金流来了,他们想要实现线上线下全垄断,想要赚的更多而已。
在这个过程中,各大巨头们利用手上丰富的资金,直接降维攻击普通菜贩子,水果小商贩,干死了菜市场、超市、便利店、水果店、经销商等传统产业链上的每一环。
等大家都习惯在网上买菜买水果的时候,平台便会出售其自提点代理权,一个点20万30万,类似于快递的加盟站点,现在为他们使劲吆喝的团长,最后只能喝西北风了。
实体店的生意有多难做,其实大家都知道,自从消费者习惯了网上点外卖之后,街边餐饮店的数量越来越少,常年关门租不出去的店铺越来越多。
没有中间商赚差价,这句话说的好听,但其实中间商的差价全被巨头们赚走了,没有了小商小贩们,我们以后买菜买水果的价格只会越来越贵。